2019年9月
学5栋510寝室
(资料图片)
迎来了4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女孩
或许爱好习惯、生活经历不同
但自相聚在一起
属于她们的青春回忆也随之开始
岁月如流
通过4年的努力奋斗
4个女孩都得偿所愿
奔赴心仪院校
她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
她保研至华中师范大学
她保研至暨南大学
她升学至香港大学
她们就是
来自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林思仪、林敏、任旖然和苏月璇
相互包容 及时沟通
天南海北的她们相伴在暨南
林思仪入学前一直有一个愿望,她希望宿舍的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到学校后,她惊喜地发现正如同她所期待的,大家的家乡各不相同——林思仪来自潮州,林敏来自东莞,苏月璇来自上海,任旖然来自河北。来自天南地北的她们,由于对对方家乡的好奇,打开了彼此间相识相知的话匣子。四年间春去秋来,深夜里她们会躺在床上聊天,从家乡特产聊到未来规划,从天说到地,像是话题没有穷尽;冬至里她们因为各地风俗不同,会一起准备饺子和汤圆,暖意慢慢填满小小的寝室;体育课后她们会一起打火锅,然后带着一身火锅味去上书法课;当有舍友准备入睡时,她们会主动关掉宿舍的灯,开回自己桌上的小台灯,完成每天的计划。温暖的回忆再次被提起,每个人都你一句我一句地补上那些时刻里发生过的细节。
(冬至宿舍一起准备的汤圆)
但是集体生活里免不了矛盾和磨合,当提到大一发生的小矛盾时,她们相视一笑,默默感叹一句:“那时候太青涩了,还不会沟通。”林思仪说:“我们最好的一点就是每次都是说出问题,解决问题,有矛盾都是直接将问题说出来,不会在背后说或者是藏起来。”
互相包容,懂得彼此的底线,是510宿舍相处融洽的诀窍。
携手同行 并肩作战
升学路上做互相扶持的伙伴
当说起共同爱好的时候,四个女孩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去图书馆”。苏月璇提到:“我原先不常去图书馆,去图书馆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受到同寝室其他三人的影响。”她还说到,自己的高中成绩其实并不算很好,在大学接触到同寝室的其他人后,发现四个人人都是目标导向型,在树立目标后都会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受到舍友生活节奏与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影响,苏月璇也才慢慢了解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苏月璇桌上的日历和任旖然亲手编的的中国结)
不管是升学还是日常学习,这一路上她们走得并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尚且可以与同学讨论和向老师请教,但是途中遇到的无力感和倦怠感才是最大的拦路虎。谈及此,四个女孩都分享了自己的解决方法。林思仪说到:“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给自己找一个停下来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可能会在宿舍里睡觉或者是和朋友倾诉,主要还是让自己慢下来。”林敏喜欢音乐,遇到困难时,她常常会拿出吉他自弹自唱,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身心的放松;任旖然平日里常去陈家祠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在向他人讲述历史的过程中,对她来说既是压力的排解又是对自我的提升;苏月璇因为留学原因,平时喜欢看美剧来缓解压力,看美剧时她还会用本子记下一些比较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做到了既在学又在玩。
一起奋斗的时光里,彼此陪伴的身影让她们深知在这条路上并不孤单。在升学这条路上,她们并不像竞争者,反而是互相扶持的伙伴,与考研、保研、留学相关的信息,她们都会在宿舍里及时沟通。比如苏月璇一开始并没有留学计划,她是在和林敏的一次聊天中,才发现自己除了保研和考研外还可以有其他选择。而在宿舍几人眼里,林思仪是一个细心的人,她常常会提醒其他人一些容易忽略的小细节,林敏回忆道:“我将纸质材料寄给华中师范大学时,思仪在一旁提醒我可以在某个地方加上封皮,这样子会更好。”
(林思仪赠送给林敏的生日贺卡)
在宿舍这个小家里,她们是朋友、是家人,她们携手同行、并肩作战。
坚定赛道方向
用踏实的规划与行动追梦摘星
林思仪坦言,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曾想选择历史学专业,大一时期对学科和未来选择都处于一个懵懂的状态。直到大二古代文学课程上,程刚老师第一节课用历史的方法剖析文学,对她的触动很大。她说:“在一次次的课程学习和与老师交流中,我逐渐感受到古代文学这个学科的美,以及精神传承,也发现自己更能适应这个学科的研究节奏,便选择了与自己性格更契合的古代文学。”
(林思仪在学习)
任旖然选择现当代文学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身的热爱与老师的帮助。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任旖然并没有将汉语言文学作为第一志愿,虽然与文学的结缘是阴差阳错的,但冥冥之中是最好的安排。大二时候,任旖然在上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时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方向,“现当代文学肌理丰厚,它带给我的是时刻保有对世间万物的体察、对民生百态的关心,以及独立思考和自省的能力。”与此同时,在班主任唐诗人老师和导师孙伟老师的指导下,任旖然逐渐坚定了在现当代文学领域深造的信心。
(任旖然的学术成果)
林敏是大三上学期才决定走上保研这条路,大一时候她的成绩并不算优秀。大二期间,经过努力,她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获得保研名额。因为还没有确定未来的方向,所以感到颇为迷茫。而巧合的是,她在海外华文文学课程中,发现这类作品里面描述的心境竟与她当时的心境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共鸣,这种共鸣像是引路的灯塔,照亮了当时迷茫的她。她下定决心,要继续在海外华文文学方面深造。
(林敏的笔记)
苏月璇则在升学路中遇到多个分岔路口,从考研到保研再到留学,她最后选择了跨考香港大学的新闻学,宿舍几人都认为她是“执行力很强的一个人,尽管换了很多次赛道,但是每一次都不害怕,想要就去做了”。苏月璇在采访时思路清晰,被宿舍其他几人笑称为“510的新闻发言人”。她认为“新闻是在为未来写历史”,希望自己未来可以从细小处探索到更深远的方面,并展开具体的报道。
(苏月璇的计划表)
由于四人都是计划型人格,早早便明确了未来的方向。当提到如何做好规划时,苏月璇以自己为例,“我从大三时决定留学,特别是跨专业,留学更重要的是你的实习经历是否丰富。我预估自己大概需要3-4段实习经历,那我需要将一年的时间划分为几个月,在哪一个月我需要做哪些实习,是我需要明确执行的。”林思仪对于如何平衡学业和生活时也提到:“我们需要明白自己每个阶段做什么事,先计划好,然后把当下的事都做,最后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完这段路。”
关于给师弟师妹们的寄语,任旖然坚定地说:“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四个女孩都认为“上岸”一词无法概括生活的结果,并非在“水中”挣扎,而是在过程中学会成长。每个人都可以去探寻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一旦确认了目标就去行动,不纠结于要不要,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
四年前的她们在暨南相遇
现在的她们将奔赴远方
在一年后的
北京、广州、武汉、香港
她们的青春故事未完待续
X 关闭
-
【世界快播报】已排查企业4204家!莲都开展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023-06-20
-
蜀客的小说奔月结局(蜀客的小说)
2023-06-20
-
天天信息:夏日三江源
2023-06-19
-
知网,“降薪裁员”背后的风雨飘摇
2023-06-19
-
世界热点!广东最大荔枝交易市场启用,惠州东坡荔可全国寄送!
2023-06-19